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5.但是,那些基于外在人的感官经验判断一切事物的人几乎无法理解神是一个人。因为感官人只能基于尘世和尘世之物来思想神,因而以思想一个肉体和属世之人的方式来思想一个神性和属灵之人。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神若是一个人,必和宇宙一样大;若统治天与地,必如世上的国王那样借助许多人来统治。若被告知,天堂不像尘世那样有空间的延伸,他一点也不明白。因为凡仅出于自然界及其光来思考的人必照着诸如显现在他眼前的那种延伸来思考。但是,以这种方式思想天堂就大错特错了。天堂的延伸不像尘世的。在尘世,延伸是确定的,因而是可测量的;但在天堂,延伸是不确定的,因而是不可测量的。在下文关于灵界时空的章节,我们会看到天堂的延伸是什么样。
此外,人人都知道肉眼的视觉延伸得有多远,即:能延伸到极其遥远的太阳和恒星那里。凡深入思考的人都知道,属于思维的内在视觉延伸得更广泛,而更内在的视觉必延伸得还要广泛。那么至内和至高的神性视觉又该怎么说呢?由于思维拥有这样的延伸,所以天堂的一切事物与那里的每个人共享,构成并充满天堂的神性也是如此,如前面章节所说明的。
10126.“使坛分别成圣”表因而那里的主。这从“分别为圣”的含义清楚可知,“分别为圣”是指代表主和来自主的神圣事物,因而代表祂在天堂和教会里的同在(参看10111节)。当所代表的是一个实物时,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就是这个实物。圣言的文字由属于天堂和教会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构成,故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就是这些事物。因此,主的圣言可称作在最低层的一种天堂;因为在天堂最低层所见所闻的一切事物都是高层天堂天使所言所思的那类事物的代表,这类事物都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有关,这类代表性事物之所以呈现在天堂的最低层,是因为那些在天堂最低层的人没有领悟天使智慧的更内在方面的能力,只能明白诸如代表它们的那类事物。此外,按照神性秩序,当高层事物降至低层时,它们就会转化为与它们具有相似性的形像,以这种方式呈现给外在感官,从而适合各人领悟它们的能力。正因如此,在其最低层,也就是字义上的圣言是存在于高层天堂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并因此用来表示这些事物;通过这种手段,圣言也以一种适合世人领悟它的能力的形式而呈现给世人。以这种方式它还作为一个基础和根基而服务于众天堂。
6872.“你们必在这山附近事奉我”表那时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这从“事奉神”和“山”的含义清楚可知:“事奉神”是指对神性的崇拜,但当论及主时,它表示对人身里面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山”是指神之爱的良善(参看795, 796, 2722, 4210, 6435, 6829节)。由此明显可知,“在这山附近事奉神”当论及主时,表示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
有必要说明何谓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每个人的品质从他的爱就能得知;因为爱是每个人生命的存在;他的真正生命本身就源于爱。因此,在人那里掌权的爱如何,此人就如何,或说,在人那里掌权的爱的种类决定了这个人的品质。如果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而对报复、仇恨、残忍、奸淫等等的爱掌权,那么就其死后活着的灵或内层人而言,这个人就是一个魔鬼,无论他表面看上去是什么样。但是,如果对神的爱和对邻的爱,因而对良善与真理,以及正大光明的爱掌权,那么就其死后活着的灵而言,他就是一位天使,无论他表面看上去是什么样。不过,当神的爱在某人那里掌权(如它在唯独主里面所行的那样)时,那个人就是神。因此,当主在其人身里面领受祂父的爱,也就是祂生命的存在时,祂的人身就变成神性。由此可见何谓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
人与他的爱完全一样,或说人在品性上和他的爱完全一样,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从来世的天使身上明显看出来;当被观之时,他们看上去就像爱的形式。爱本身不仅发光,还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以致你会说,他们在各个方面无非是爱,或爱的化身。原因在于,一位天使的所有内层,和一个人的内层一样,无非是接受生命的形式。他们因是接受生命的形式,故是接受各种爱的形式,因为这些爱构成一个人的生命。因此,当所流入的爱与接受这爱的形式彼此一致时,可推知一位天使或一个世人的品性就取决于他的爱,或说天使或世人和他的爱一样。这不仅适用于大脑中的初始器官物质,也适用于整个身体,因为身体无非是由其初始物质所形成的一个器官。
由此可见,当人正在重生时,他会完全变新,因为那时,他的每一个部分都适合接受天堂之爱。然而,对人来说,先前或早期的形式没有被毁,只是被移除了;但对主来说,来自母亲的先前或早期形式完全被毁并被根除,神性形式被接受并取代它们。因为神的爱除了与一个神性形式一致外,与任何形式都不一致;它将其它一切形式完全逐出。正因如此,一旦主得了荣耀,祂就不再是马利亚的儿子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